中央财经大学助学服务中心

Cufer国奖榜样 | 赵垭普:业精于勤,行成于思

发布日期:2022-05-11    浏览次数:

个人简介





姓名:赵垭普

学院:信息学院

班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19班

排名:大学两年平均成绩绩点4.01/91.76,前两年专业成绩排名第一(1/41)、素质评价总成绩班级排名第三(2019-2020学年)、第一(2020-2021学年)。

个人荣誉:国家奖学金1次、全面发展奖学金一等奖1次、智育优秀奖学金2次、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国家级二等奖、北京市一等奖、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校级三等奖、校级三好学生。


人生格言: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关键词




事迹正文



业精于勤,行成于思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我的大学生活,我将用“思考与行动的反复论辩”来形容。对于“想”与“做”之间的平衡问题,我在大学的不同时期给出过不同的解答,而所做的每一个解答也决定了我在不同阶段的生活和学习方式。


在刚步入大学生活的大一和大二学年,我所给出的解答是行大于思。“行动是解决一切的良药”,持续而果断的行动及短平快的反馈让我能够满意的活在当下。在进入大学的头两年,我把精力主要投入在了日常学习和学生工作中,而自己在这两项工作中感受和成长了不少,也有让人感到踏实的收获。在学习方面,我坚持对每节课做好总结回归,同时在和老师同学的讨论中及时排解了关于知识点的疑惑,在前两年都保持了一个较好的成绩。同时也开始频繁地参与各种学科竞赛,其中印象深刻的当属大二寒假参与的美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当时我们以小组形式参赛,虽然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并不多,不过在准备和比赛过程中团队之间越来越默契的配合,还是让我久违的感受到了共赴同一目标的畅意。在截稿的前一天晚上我们痛痛快快地熬了一个通宵,最后交上了一份在我们自己看来还算不错的论文。竭尽全力,孜孜不倦地去做一件事,是前两年大学生生活的写照。




       在学生工作方面,我所在的院组织部既需要处理院内的日常团务工作,也有着极锻炼人的大型长期团校活动。这两项工作对于并不是十分细心的我来说,都是挑战和锻炼在大一时我因为过度的紧张而导致主持活动失误,在大二担任组织部负责人再次策划基础团校时,我和其他策划者事无巨细,尽可能的多排练设想来排除活动隐藏的问题。虽然最终的活动并不完美,但结业典礼成功结束的那一刻,我还是感到了安心和满意现在虽已经不再担任组织部的职务,但是在这段学生工作中我认识到了许多耐心负责的学长学姐和包容并指导我的团委老师,以及和充满创造力的学弟学妹们一起工作团建,这些都给我平平无奇的大学生活增添了许多色彩。



最后,我们重新回到关于“行”与“思”的讨论上。随着自己年龄的成长和思维的成熟,我慢慢的意识到行动大于思考行为方式的弊端。首先这是一个过分关注短期效应回报的行为模式,会让人在抉择中舍弃掉一些成长曲线为凸的学习行为。并且长期采用这种行为模式会使得人形成思维定势,变得只会考虑短期收益而忽略长期效益。这对一个人的长期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其次,没有思考意味着没有建立自己的评判机制,没有标准对各方面的信息进行处理,这也就意味着仍然没有对“想与做”的问题做出正面解答,现有的暴力解答只是对这一问题的逃避。一旦处于空闲状态,我仍旧会陷入焦虑和迷茫中。现在的我已经意识到自己并不善于决断,并开始有意消除这一短板。我不断迈出自己的舒适区,想要在多方面完善自己的性格和人格。我的所行所做还远远低于理想状态,仍需不断的尝试和探索。业精于勤,行成于思,“思考与行动”的辩论也将会贯穿我大学生活的始末。等到毕业时,我希望我能够用自己的行动来为自己的思辨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师长点评


‍‍我是赵垭普同学的成长导师,目前指导该生等几名同学一起完成了一项国家级课题(校B类项目)。这项课题是国防科技单位立项的一项创新项目,具有一定前沿研究价值和实践价值。在研发中,赵垭普作为主力改进了本模块,并且很好地与其它队友协调,帮助完成了另一个模块的研发。作为参与作者,发表了一篇国际会议的论文,已在Springer出版,拟被EI检索。不仅如此,他还带头认真研读论文,成功申报了一项大创项目,作为上述课题的一个改进延续,有望做出新的贡献。


赵垭普同学品行端正、勤奋学习、科研态度严谨务实、乐于助人,不以善小而不为,不断地超越自己,追求卓越。

                                                             

——信息学院信管与电商系专业教师

副教授 王悦


上一篇
下一篇